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南师解经 《心经》(五)
文 | 南怀瑾
【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】
何谓挂碍?例如眼[珠]与眼[白]相合是为无挂碍,眼与沙不能相合,是为挂碍,又如皮与肉相合是为无挂碍,肉中有刺则有挂碍,”挂碍者,与般若心不相同故,般若心是空,一切法是有,若一切法不空,有与空不能合便有挂碍,若一切法空,法空与般若心空相合便无挂碍,所以一切法空即般若,般若即一切法空,般若与一切法空打成一片,即一切法空不碍般若,般若不碍一切法空,犹如大悲咒放在心内——空,所以不会碍楞严咒,楞严咒在心内也是空,此空彼空,空与空台,无有挂碍,假如有一法不空,便有挂碍。
六祖菩萨在世时,有一僧名法达,来顶礼六祖,但是头不到地,六祖说他心中必有一物,法达说:“我诵法华经已有三千部。”自谓读法华经三千部,何必叩头到地,这三千部法华经未空,放在心内,便成为他的挂碍。
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合不来便有挂碍,出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合不来亦有挂碍,若世间法空,出世间法亦空,与般若空相合便无挂碍,无挂碍则无有恐怖,恐怖即忧虑之意,如眼内有沙,若不除去便会盲,盲便是恐怖,眼内无沙便不会恐其盲,又如肉中有刺,若不除去,则有溃烂成疮的恐怖,凡夫有生死的恐怖,二乘人有沈空滞寂的恐怖。要是有一法放在心内不能空,此一法便牵你入生死。
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有挂碍,等于眼中有沙,认生死轮回为实有,出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亦有挂碍,等于肉中有刺,认化城为宝所,故有凡夫生死,二乘涅槃的颠倒梦想。
凡夫生死有四颠倒:
1.身不净,计为净,
2.受是苦,计为乐,
3.心无常,计为常,
4.法无我,计为我。
此是凡夫的颠倒相。
二乘人的涅槃亦有四倒:
1.看不净,不见法身净,
2.看苦,不见寂灭乐,
3.看无我,不见自在我,
4.看无常,不见佛性常。
是为二乘人的颠倒梦想。
所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,何只离一切苦厄,离一切苦厄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。五蕴空,色空,空亦空,一切法空,便是诸法的空相,亦是五蕴的空相,所以先讲度尽一切苦厄,后说诸法空相,若五蕴未空,即一切法不空,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,而且会生出恐怖及颠倒梦想,即凡夫认生死为真实,二乘人认涅槃为实有,悟道的人“生死涅槃等空花”,生死空,涅槃亦空。
以无所得故,菩萨证般若波罗蜜多,若有所得,便不能证般若波罗蜜多,证到般若波罗蜜多,见一切法即心,心即一切法,所以心与一切法无挂碍,无挂碍便无有世出世间法的恐怖,既无世间凡夫生死的四倒,亦无出世间二乘涅槃的四倒,是为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证大般涅槃。
【究竟涅槃】
心不可得,法不可得,心与法一如,俱无所得。是为究竟涅槃,又名大般涅槃,大涅槃是常寂光净土,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,常是法身德,寂是解脱德,光是般若德,三德秘藏,是诸佛行处,菩萨依般若修行,心无挂碍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得大涅槃。
南怀瑾解读《心经》(五)
来源:学佛网